2013年3月13日 星期三

英語文學習之路(3.1) 英語文學習方法論 ─ 突破障礙




英語文學習之路(3.1) 英語文學習方法論 突破障礙

回到學習的原點
準備學習英語文之前
學習計畫
學習方法
學習技巧
提高學習強度
學習強度的調整與休息
學習瓶緊的處理


回到學習的原點

台語是我的母語,要感謝母語對我的啟發,每個人的語言學老師最初就是父母親與家人,從聽父母說話開始學起,這樣的語言非常直覺的溝通,不需要文字也不需要文法。

所以學習語文不是從文字開始

後來有機會認識一些客家的朋友,也多少學了一些簡單的客家話,還有從外籍漁工學了一些菲律賓話( Tagalog ),這種語言還蠻像台灣的原住民語。

用母語的學習方式才是學習語文的魔法,自然而然的學習,沒有障礙的學習,不需背也不需一堆技巧,因為你早已在用了。

當學習第二種本國語言→中文(所謂的國語) 情形就不是如此,學習第一外語如英文,情形也不是如此,我在大學還有選修第二外語日文與法文,情形也不是如此。

問題出在哪裡? 用文字教學
這種文字教學方式都是讓我們的語言學習開始走上歧路,一條艱辛的學習之路。

學習語文就應從聽跟說開始,這就是我們原本母語的學習方法,而後才是文字的閱讀與寫作,是教我們語文的老師用的方法不對,可是我們能說不對嗎?

這些國際語言考試如TOEIC, IELTS,二話不說,第一科就是考聽力。

沒錯吧! 就是從聽開始。

我們的學校是這樣教你的嗎?
如何從聽開始學起?然後說話?
總不能要我們的父母先去學會然後當成是母語的方式教我們,不是吧!
而是用我們已習慣的、本能的學習方法。
正在學習過程中的學子,一定要謹記在你自身已有的成功學習模式(母語學習模式),先讓你的聽力與說話趕上文字的學習能力,一樣是要從簡單的開始著手,找到適合的學習教材很重要,這樣的教材應該包含:聲音、型態,影像、畫面、或是圖說都比文字容易記住,也容易學會。


準備學習英語文之前

研習英語文之前,最重要的是籌備與準備的工作,你要把它當作是一個專案來執行。

先設定追求的標竿是什麼?確認自己目前階段的程度為何?擬定學習策略,尋找適合自己的教材,一步一步確認,不要心急,正確的學習方法才能讓你→幫助自己事半功倍的學習英語文能夠聽、讀、說、寫。

先設定追求的標竿是什麼?
列出來如:進修、謀職、移民?
確認自己目前的程度為何?
誠實面對
弱點為何?
擬定學習策略
為考試而考試
用於工作上? 還是要到國外?

尋找適合自己的教材
準備學習英語文之前,選擇教材是必須要做的前置功課,看了網路書店上的介紹,讓人眼花繚亂不知從何下手也不知道買哪一本才是對的,除非有研讀過的人所做的心得才有些憑藉,不然還是得花錢買經驗,花時間學經驗,最後仍有些教材是不好讓人學習。


學習技巧有哪些?

學習心法是什麼?


確立自己的學習方針

釐清障礙的原因,找出解決弱點的方法,更能堅定學習的意志

用自修、自學(治學)方式讓自己得救

不要再依賴用錯誤方式的學習方式

先測試自己英語程度

定義與定位追求的里程碑

尋找適合的教材

規劃讀書計畫與時間表

執行讀書計畫

休息與培養興趣或專長

驗證學習成果

參加考試

窮人家的學習方案

時間與金錢都是一樣昂貴的資源,沒錢、沒時間意思都一樣,沒辦法去補習班耗時間,
動人的招生廣告標語,只能心理安慰
要半工半讀的人,在職進修的人,想要去補習班上課都是一件挑戰
被騙去繳學費幫補習班賺錢卻對自己學習上沒有幫助

花時間先研究自己想要的學習方案,這部份的功夫卻是值得的,避免你自己誤入歧途,回頭重新修正的時間,才是更大的浪費。
找對方向,找對資料,擅用關鍵字找教材,花點時間下載,省下大筆購書費


學習策略
為自己創造或形塑完全英語文的學習環境

學習方法
用聲音學習,訓練聽力
要趕上與我們年紀相當的英語系使用者,最好的方式加速增進聽力了解英語內容,這就要從他們交談常用的字彙與片語著手,增加我們語言內容使用的豐富度,學習方法仍是一樣從淺顯易懂的開始。

然而,我已無法將時空回到孩提時候的學習狀態,除非你剛好要在家陪小孩看初階的英語文教學節目或是卡通影片,我們或多或少都已接觸了許多英語文,程度(不管學得好不好),也不是從零開始,而是要加強到你所想要的標準,我只能建議你在做完評估英語文能力測驗後,從錯誤中找出解決的途徑,並且採用多面向的學習方式,

還是要告訴你絕大部分仍是字彙與成語的熟悉度不夠,或是真的知道的字彙與成語數量不足。

那就找一本適合自己的字彙或是成語教材充實自己的不足,切記!不要背單字。
參閱其他篇文的介紹。

從口說開始學習,因為要說出口必定要會聽的懂,所以這也是學習的原點,這樣的教材也很多,參閱其他篇文的介紹。

而且好處是可以反覆播放,一聽再聽,確定可以聽懂再繼續下一個單元或是章節,單純的聽力訓練,則從自己喜歡的節目看起,不要看字幕(哪怕是英文字幕),不斷驗證聽力了解的程度從一成到三成到五成到七八成以上的水準。

檢討聽力的方式,回到腳本或是口述的文章中確認文字的,這時讀這文字與聽力結合對照,是哪一個字彙或是發音讓你聽不清楚或是困惑,這種同時結合聽力與閱讀就是增進兩者關聯最好的學習。

你的英語文能力這時已不斷增進,自己會感受到學習的成果與樂趣。

寫作的部份,我認為是綜合性學習成果的呈現,若連聽說讀的能力仍有障礙,要寫出一些短文會是有困難的事,所以不要心急,先將基本功夫準備好再處理這部份。
你會發現自然水到渠成,能用英文、英語思考,要你沒想法也難!差別只在寫作的深度與廣度。

我們不是要學會當英文作家,不要先學一大堆所謂寫作的技巧,這跟學文法的問題一樣, 知道一大堆原理原則,沒有想法與內容,無法言之有物,無法言之成理,結果詞拙思困,一樣寫不出好東西來,反而自曝其短。


學習技巧→從簡單易懂開始

許多人事物過於抽象與陌生,若有圖文解說或是參照可以容易了解。
一張照片勝過千言,一幅圖說也甚過想像文中的說明與意涵。




圖說對照,勝過一個接著一個名詞或是字彙的解說
例如一整間廚房設施與器具,一艘船的各部設施與機具

從簡單易懂的方式學習,先奠下成功的基礎也有溫故知新的效果,釐清一些很簡單卻常出錯的用語。

編寫一本好教材非常不容易,要訂出學習者的程度衡量教材難易度,所以好的教材很難找到,若有的話,會讓人感動,寫作者幫助學習者突破的用心。

若你是高中生或是大學生,我建議可以採用這樣的學習方式,先了解各語言測驗的範圍;若是國中以下程度建議降一階,採用適合自己程度的教材,廣泛性的學習,家人英語文程度較弱的人學習英語文的教材,應該從簡單易懂的字彙教材,推薦Element初級開始,若是仍覺得難再降一級從Beginner從入門開始,這種教材以後還可以留給小孩看。

學習心法
用英語學英語,用英文學英文

真正學習英文字彙的英文字義與解釋,幫助你擁有更多字彙的能力外,在考試當中更要證明你要有此能力。
不要再用中文了解英文,丟棄翻譯式的學習方法,試想若仍是記憶中文解釋的英文字彙無法幫你取得這種連貫的關連性,也無法豐富你使用文字的能力。

這裡附帶一提,現代的資料庫正是用這種關連性將所有資料庫裡的資料做各種型態與意義的關連才有辦法整理大量的資料,在電腦資訊領域裡好用的方法一樣適用在你的學習方法。

字彙的正確發音和有幾個音節也可以幫助記憶,發出聲音來學習,聽發音,不要真的只有在背單字。
而是要了解這單字在句中的關係與用法,才能真正幫助記憶,聽整個句子,聽整篇文章,用聲音幫助記憶,簡單的句子要確實了解句中的意思與生字,短文或是整段文要了解大意。

最讓我感到學習快樂的學科是數學,原因是數學是有答案的結果,或著是無解,探求答案的過程就像是追捕獵物的過程,如何追捕獵物就要用到獵人的技巧與精神。


學習心法→不要怕生字

閱讀英文也是一樣,最怕遇到一堆看不懂的字,這與你看一座山上的樹木或花草一樣,你也不是都了解每一種樹或是花草的名稱(若是知道更多,當然更好),但無損你欣賞樹林裡的景色,甚至不會影響你判斷目標或是獵物,或是走出叢林,這個達成過程就是培養你的程度到最佳獵人的過程,用方法幫助你判斷獵物在哪裡,用更少的時間達成,表示你的學習效力提高,也意味著你的能力提升。

閱讀也是一樣的道理,從字叢中走出一條思路來,用思考找出答案。

學習的過程就是探索未知的答案,讓未知的事物變成已知,成為一種知識與能力,幫助你了解更多未知的事物,成為更有知識與能力的人。

好的教材是要幫助你用好的方法去學習,是一種理解而不是大量的用背誦或是記憶一大堆你不懂的東西,不要考驗你的記憶能力,這是有限的與有時效的,學習的過程是一種頭腦思維的訓練。

學習技巧→生字的處理方式

不要急著完全了解文中的意思,哪怕是遇到不了解的生字。
( 我所謂的「了解」,絕對不是要了解這些字的中文翻譯或是中文概念 )

在研讀當中不斷重複出現的單字,越表示它的重要性,教材裡會用不同的方式不斷的描述它的意思與應用,這時你自然而然的學會它的用處與意思。

越是出現多次的單字,會因為出現在不同學科與文章中,而讓你不知不覺中了解它的意思。

若是有些生字,雖然不了解,但它只出現過一次,而後你再也沒在其他地方見過,就放了它吧! 顯然這個字,其他作者也很少用。

舉例說明如:Pterodactyls
這個字是翼手龍,下次再看到時一樣是記不起來,就像它的字義一樣,原本就有艱深難懂的意思。

甚至單字的解釋仍有你許多不知道意思的單字,那就是儘可能的記下這些單字,包含記下不知道意思的單字與片語、段落,如成語或俚語,但先不要查字典,無論你是否可以很方便的上網查英英字典。

哪怕只是學習一個字彙,你最少要學習的基本單位仍是一個完整的句子,這會幫助在未來使用英語文的作文與口說上,記住字彙的在文中的意思與用法,再次確認真正了解全篇文章的意思。

錯誤的背單字方法,最後只會讓你對很多字都有映象,但就是記不住或是很模糊,甚至記錯意思,這是最糟的情形。

扎實的一磚一瓦地建構你的英語文,不要囫圇吞棗的急於趕進度,熟悉度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這時你自然會發覺 你有了用英文學習英文的能力了,雖然功力可能還不是很高或很完整,有些文章卻只要有印象即可,但是已經激勵你走到正確學習的方式與方向,這才是你要學習英文的方法,而不是依賴用中文解釋的意思。


學習技巧→看電視節目

原本看英語的電視學英語文是最好的管道,但是大部分國內播放的節目都已被翻譯過了,所以要看電視學英語文,變成是一種有些障礙的方式,明明螢幕上有字幕,眼睛很難不看到,刻意忽略又違反眼睛接收資訊的常態,注意一樣訊息,很難兼顧其他訊息增加學習困擾。

連生活當中的電視都需要中文字幕,這是聽電視或是讀電視還是看電視?
基本上只要螢幕上有字幕,眼睛很難不跟著字幕跑,所以在台灣大家看電視是在讀電視。

若是有英文字幕的節目,則等於是在練習閱讀,當然也包含聽力,不過這樣的學習方式,基本上已很難同時兼顧注意節目裡人物的嘴型、表情與情境。

在剛開始時,這有些困難,我們長期看字幕習慣,造成眼睛很不自覺得會跟著字幕跑,所以眼睛會一直讀字幕,長期這種方式接受資訊會讓我們聽的能力退化,變成只用眼睛讀字接受資訊,讓聲音轉換資訊的聽力降低。

最好還是看沒有的字幕的節目,大部分英語節目在更換節目空檔中間會有一些新節目的介紹(Preview)這時通常不會有翻譯中文的字幕,也是練習聽力的好時機。

電視節目無法讓你隨心所欲的即時倒轉,等重播又要花一個小時看完,也是很費時的。
休閒時閱聽英語電視節目,讓了解度從三成到五成持續增加,好在節目都會重複播放好幾輪,不要心急聽不懂,跟著語調走,注意不要看字幕而是看節目中講話人物的嘴型與表情或是指涉的事物。

當然,喜歡看電視或是電影學英語文還是有方法的,參閱→英語文學習之路(2.6) 其他學習資源與工具

若是要加強聽力辨識字彙的能力,同時也增加字彙能力,還是從有聲書練習,一邊聽一邊看文章,閱聽完後,可以針對不解的段落或是句子或是單字,反覆閱聽。

學習力提升,最好的方式是由淺入深,從一個句話(一個句子)的聽跟讀,例如在TOEIC MASTERY軟體裡的第一到第四項聽力測驗練習,這種練習效果最好,聽完後跟著覆誦,練習發音,這也有助於記憶與驗證自己的發音與語調是否與教材的聲音相當。
我個人覺得在此受到的提升與幫助最大。

字彙練習,教材裡它們訓練的方式,都是將句子中的字彙挖掉,要你填字或是選字

學習方針採重點式的學習與一般性的學習

重點式的就是針對考試範圍的字彙

一般性的學習如生活用字、用語擴及到片語、成語的練習

再回到看電視等影音的媒體,我覺得看電視是綜合性的驗收與驗證學習的好方法,可以驗證聽力與了解度到幾成的功力。

複合式的學習方法,能夠利用數種不同教材的優點,能同時精進我們的語文能力。

出社會後的英語文就沒再自我加強能力,沒有特別的學它,但不表示英語文能力沒增加,這就是一般性的學習,不像我這此展開全面性的自修方案,有其針對性。

提高學習強度
時間
方法

如何迎頭趕上? →持續增加研習時間

提高學習強度

方法是採用雞尾酒的學習方式,提升強度也同時是變換學習方法,增加學習效果。

雞尾酒學習方法,不要只用一本教材或是專注在同一種教材的學習情境,不要每天只吃同一道菜,會膩而且變煩,為自己準備一桌各式口味的學習大餐,從字彙到成語到聽力練習,閱讀等不要偏廢,閱讀一本到一個程度換另一本,每天從聽力練習中反覆的聽,聽力從譏哩聒啦到耳熟能詳的程度。

記錄學習進度
學習中邊做雜記札記,標註頁碼或是便條紙記錄進度


學習強度的調整與休息

換教材
研習中遇到難以消化,吸收力降低,甚至頭昏腦脹,就先停下來休息,審視問題所在。
撞牆期的處理方式,審視你所用的教材是否適合自己的學習程度與方式?

千萬不要怪自己能力不好,大部分的原因是教材的程度不適合你的程度,其他的原因當然是教材編寫的方式不好,那就是換教材的時機到了。

從書店裡書架上一定會有適合你的教材,挑一本你喜歡的看一下,但不要急著買,先了解其他學習者的經驗談,幫助自己評估這教材是否適合自己所用?

我是從網路上搜尋許多其他學習者已用過的電子書或是掃描的影本檔案,這樣省去許多買書費用,也能同時比較與評估許多教材的好壞,在這蒐集教材過程中會發現很多教材根本不值得買,也少了花冤枉錢買痛苦的學行方式或是心痛的感覺。

由於強烈的學習慾望很容易被誇大的教材宣傳用語所吸引,如戰勝、必勝、破解、輕鬆學習等等標語或是宣傳用語,實際上成效如何? 誰知道?
評估教材過程中,也無形的增加許多閱讀各種版本的機會,並分辨教材的好壞。


學習瓶緊的處理

遇到撞牆期(無法吸收)
不要用受挫折的方式學習
受到挫折時,先分析是教材問題還是學習方式,或是目標的級距過高
自我激勵與期許
不要放棄,仍要每天持續多少研讀一些並思索瓶緊所在

讀累了就休息

休息不代表什麼都不做,休息的最好方式是喚口味讓你大腦的某一塊區域跳到另一塊區域,休息的方式是聽英文歌曲或是看英語節目、或是找出一直想看的英語電影,轉換方式讓大腦得到休息,如此休息方式不但讓你得到紓解而且讓你仍再學習其他型態的英語文

不要疲勞學習,讓學習力下降以外,多花時間卻是無效的學習,也可變換學習方法

不要採用有損健康的學習方式

字體太小

紙本的教材的字體過小,很傷眼力,看這種小字對於近視眼的人來說好像很容易,對於遠視或是老花眼很吃力,每當我用老花眼鏡閱讀後,取下眼鏡看遠的景物仍會產生疊影,研習需要長時間閱讀,眼睛霧茫茫或是產生疊影。

一定要讓眼睛休息,這是你學習很重要的工具(器官),不要用傷害身體健康方式的學習,若有電子書就是一種好的選擇。

閱讀姿勢
不要造成肩頸痠痛

一定要用好心情與健康的方式學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