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4日 星期四

英語文學習之路(4) 英語文學習的觀念與態度




英語文學習之路(4) 英語文學習的觀念與態度

學習的觀念與態度
我過往接觸英語文的心得與經驗
學生時期
工作時期
其他心得感想

學習的觀念與態度

在國際人才競爭態勢,英美語系專業工作者不一定佔有優勢,許多跨國際大公司更需要的是雙語、多國語言的人才。

若是你學英語文的目的是要與英語系國家的人或公司交涉或是商務往來,或是留學、工作、移民,那表示你需要聽、讀、說、寫樣樣要會,那要達到什麼程度表示你能夠勝任你的需求。

這只是一項語文能力,不是所有的生存能力,最重要的是,你還要有職場專業的能力。

任何學習都要有強烈的動機與明確的目標,堅定的意志與達成的決心,才會有成果。

放下教材時,藉此將雜亂的思緒整理起來,自問自己的學習目標是什麼? 目的是什麼?

為什麼要參加測驗,要達到哪一程度的成績分數?

這些問題與學習計畫、方法,息息相關

有時真的會忘了自己的年紀,這個年紀還要參加這些考試,同時也觀察到一般人對於學習這件事的態度

自覺英語文程度中等,已足夠在台灣用,在國外也還夠用,若不想只在台灣生活一輩子,想遊歷更多世界版圖,讓自己更自由自在,不受藩籬與門檻限制。

有想法後就會有加強學習的需求與必要,學習英語文必有其背後重要的動機與意義。

若只想一輩子生活在台灣,英語文其實沒重要到要去考試鑑定自己的程度到可以在英語系國家定居、工作、留學。

隨處可見廣告標語「輕鬆學會英語」,其實,你可以發現大家學習英語都是很嚴肅的看待,這很正常,幾乎都害怕看不懂聽不懂,更不用說要說還是寫。
學習的目的原本就是要聽得懂也要看得懂,最好是能寫能說,意思就是聽讀說寫樣樣行。

要問? 到底學英語文輕不輕鬆?

這要看你要追求的目標而定,心態為何?
但若是有好的方法,至少可以減少痛苦、障礙、困擾到最低程度。
好的方法更可以加速成長。
輕不輕鬆? 看你需要的強度是多少?
準備考試可以重燃戰鬥意志,所以要先問自己考試的目的,是只要考上還是要充實自己能力。
問題是,像TOEIC, IELTS這種考試沒有所謂的及格分數,而是考程度等級,所以對於要設定哪一級分,以便準備的力道與範圍,就變的很重要。

目標不同,準備策略也會不同,學習的強度也就不同。

詳細的說明將在在後幾篇文介紹→
英語文學習之路(6) 準備TOEIC原因、學習心得
英語文學習之路(7) 準備IELTS原因、學習心得


學生時期

國中、高中階段對於英文這科目,學習成績一直還好但也沒有很優,最主要的因素是沒有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卻也知道是不可或缺的一門學科。

學習英語文,最快樂的時期是在大學階段

因為學校要求全面使用原文書,這對學習英語文幫助最大,還有就是常到學校圖書館的找課外讀物看,分享我喜歡看的幾本還記得的書名

首選
柴特萊夫人的情人 ( Lady Chatterley's Lover )
作者D H 勞倫斯 ( D. H. Lawrence )1928年突破當時英國社會禁忌所寫的一本小說,很辛苦的找到英國以外的印刷廠甘冒風險印刷這本書,這相當於那時代的禁書,以現在的時代來看,算是很含蓄了。
在當時的台灣也尚未解嚴,整個社會的氛圍仍是很封閉,看這本書可以與古人為友,讓心靈得到解放,又延伸看了他自傳性的一本小說,兒子的情人 ( Sons and Lovers ),講述他的母親因為對父親做礦工賺錢太少,失望性的將所有的愛轉移到對他的期望,讓他的生命不可承受之輕。

包法利夫人 ( Madame Bovary),是法國作家福樓拜( Gustave Flaubert )的小說,也被那時代指控為淫穢之作。

人類動物園 ( The Human Zoo ) 是英國動物學家德斯蒙德·莫利斯( Desmond Morris )
很有趣的將我們人類的行為,以動物園裡被禁錮圈養環境的動物行為相互對照反省的一本書。

老人與海(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是美國作家海明威( Ernest Hemingway )的小說,明明應該是我很喜歡的內容,高中時期看過一次中英對照,總是覺得作者將應該很有趣的釣魚活動寫的很枯燥乏味也不精采,不信邪,再看了一遍,感想仍然一樣,這樣的書怎會得諾貝爾文學獎?

尤利西斯( Ulysses ) 愛爾蘭作家詹姆斯.喬伊斯( James Joyce ),內容難看的很,沒看完。

補充說明:學習一定要從自己感興趣的題材或是書本著手,很悶或是無趣的學習,反而倒胃口。

像是Playboy, Penthouse 等等色情雜誌,不要以為看圖說故事而已,真的閱讀其中的文章,還頗有深度與發人深省。


當兵時期
直到當兵期間為了不讓自己腦袋變鈍,仍持續的習慣研讀一些英語文讀物與英文報紙,我也是唯一在軍營中訂英文報紙在部隊營區辦公室看的一位阿兵哥,這對很多人來說是一件很新奇的事。

茱麗葉與羅密歐劇本 ( Romeo and Juliet )
這大家都應該知道非常有名的戲劇,莎士比亞 William Shakespeare的文辭非常華麗優美。

這種學習英文的方法,就是讀你已經知道故事內容的原文書,就算書本裡有很多的字彙,你不見得知道,但卻了解它的意思,這就是用已知的事,學未知的文字,是我常用於學習英文的方法。

所以像是由名著小說改編的電影,都很適合作為延伸學習,去找出這類的原文書來看。


工作時期

我在年輕時這階段,隨著工作在不同專業領域英語文的需求也不一樣,但都很自然的融入與應用,並沒有覺得有特別去學習的感覺,就是把它當作工作看待。
很難說是學而是用英文,邊用邊學,我是把每個行業當成是一門學科來看待。

出社會後第一份工作想在海運業發展
到船公司面試時,面試還沒開始,二話不說都是先考試,船公司的慣例就是考英文,而且隨便就能考,有的隨手拿一份中文報紙,影印其中一段新聞,請你翻譯,或是拿一份電報讓你翻譯。

進公司後才知道,大部分同事都是熟人緣故進來的,沒有像我是因為沒關係的背景考進來的,在擔任貨櫃輪美國線出口業務工作時,每天要處理一大疊的電報的電文與每周海運市場競爭動態報告,這時還在用DOS版的文書軟體,我的打字能力還在用單一手指一個字一個字打的階段,副總拿一本船公司的海運條款( Tariff codes )要我熟讀,完全沒看過船務現場實體作業卻能在辦公室內完成所有海運作業的程序,回想起來蠻有趣的。

隨後在美商的醫療儀器擔任業務,許多醫學生化技術的專有名詞,在工作職場的學習效果最好,因為很具體,每天接觸自然就會,也沒有覺得需要加強字彙。
但我看這些醫技系學生畢業生,怎麼老是在翻字典查單字,怎麼來得及學啊? 也可見他們在學校時的學習方式與成效應該有問題?

附帶說一下這家公司,用我非醫學技術系學生出身的緣故,這家公司已在台灣醫療界有著很高的市場佔有率,但台灣醫療有著很嚴重的醫學院出身不同的派系問題,在這業界學長學姊學弟學妹同屬學校的都會互相提攜,醫療市場非常飽和競爭,每家醫療設備公司無不動用與運做自己的人脈與關係,問題來了,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人脈與關係而且鞏固的非常嚴密周到,若你要賣的設備與有決定權的醫生或是主管不同醫學院派系怎麼辦?

所以才會實驗性想突破這種靠人脈靠關係的做生意方法,剛進入時共有十位新進人員都是醫學技術系出身背景的,就用了我這一個人非親非故沒有背景的來試試看,過了好一陣子,發現只剩下我一個人還在,一個業績最好的人,這有點像是某一部電影裡的情節,片名我記不得了。也算是一件趣事。

後來到了法商的潤滑油公司,記得面試時,是由董事長親自面試,先要我用英語自我介紹,然後拿一份公司的介紹冊 (Boucher),朗讀一遍後口譯成中文給他聽,之後向我說明該公司有一項頂級的產品特性想要開拓市場,要我當場寫一份行銷企劃書,董事長看完後覺得不錯,再告訴我將這份企劃書再寫成英文。

求職的經驗都是這樣英文、中文,考過來考過去,當然,在外商公司工作時,文書都是用英文,可是交談還是用中文,同樣是台灣同事,說話時多少夾雜一些英語,較少有機會用到英語,除非是例行性與老外總經理會議的場合,但通常他們的英語也都還好而已,而且都是有很重的口音。

到了自己開公司以後,除非是跟國外廠商聯繫採購零件的事務,才有用到英文Email往來,還有閱讀英文技術資料,在聽跟說英語方面幾乎沒有機會。

在這時期,因為從事政府機關的資訊標案,幾乎每個標案都綁一堆資訊業的國際證照作為投標資格,所以才開始大考特考一堆國際證照,只要是國際證照都是英文電腦考試,不要以為這就難,其實我才覺得簡單,幾乎是只要看過三遍考古題,去考一定會過,考取的分數都是極高的。

這只是運用考試技巧吧了!我們台灣的教育至少教會你一項技能就是應付考試,不然我在工作之餘,哪有很多時間讀書準備考試。


在今年船友吃春酒的場合,船友一直有研習日語文的興趣,說到他雇用的日本籍日文老師的趣事,他問這日本人他的興趣是什麼?這日本人回答他說:讀書!
讓他不解,怎會有人的興趣是讀書? 話一說完,讓我原本也想說的話吞下去,以免讓他覺得我也是怪咖一個,我想說的是「我也是」。
這船友說的日文程度大概有五成,閱讀還好,口說的部份較差,才想請日老師家教,但是這日本人很難用中文解釋他不了解的部份,以致讓他無法有效的學習。這問題也同樣適用在其他人學習英語文所遇到的問題,用中文學習外國語文。

我是建議他參加日文檢定,讓自己學習過程中有一個目標,與驗證學習成果。

這船友有一個很好的學習態度,他說教材裡有的資料不要拿來問老師,要問就問教材裡沒有的,不然請家教就白費了。

也引發我的聯想:
日本人怎樣學日語文,當然是用日語文本身;英語系國家的學生或人民,當然是用英語文學英語文,語言本身就能自我學習更多概念複雜的語言。


回想起一個在大學時上一個英語會話的課,講師是一個美國籍的女老師,影印了一篇客人在餐廳點菜與女服務生之間的對話,要我們學生演練其間的對話,我問老師學這個有什麼用處,老師回答說以後我們出國可以打工學做服務生,讓我非常不高興,我說再怎樣出國也是觀光或是商務考察要學會如何看菜單點餐,怎會去做服務生的工作,這樣太瞧不起台灣的大學生了,我索性不想聽這種課,拿起放在別的課桌上的報紙看新聞,我的不屑態度讓講桌後的老師看到了,她也腦羞成怒的指著我說要當掉我,我說我不要學這種英語,我不要學會當服務生,要當就讓你當。

這女老師一時氣不過,回頭將板擦用力的把黑板上的粉筆字擦一擦,掉頭就拿了包包跑出教室外不教課了,讓班上的同學頗為愕然,女班長看女老師放在門邊的雨傘忘了拿走,拿了雨傘追出去給老師。

整個情景讓班上同學頓時哄然大笑起來,直到學期末了,這女老師並沒有當我,而是給我60分的成績,像這種營養學分的課程,一般同學學習成績都是80分左右。

我舉這例子講,不是美國人就高人一等,小心眼氣度差的外國人多的是。
也不是一個差勁的老師就可以影響學生未來的發展,這要看你是否有自覺與自我教育的能力。
不是我們學英語文就表示我們的身分、人格、能力比歐美人士低,英語文對我們而言只是一種工具,用來與英美語系的國人交涉工作事務與交換資訊。

我們到外國餐廳用餐是要學會如何看菜單點餐,享受美食並且知道視服務好壞給服務生小費多寡,而不是到國外做學賺小費的工作。

我們要保有自己民族的自尊心學習外國新事物,要有自己的文化思維評判外國的價值觀點,而不是一味的接受外國的想法與說法,這才是學習成為知識菁英的信念。

我們只要學了外文就已是多國語言的使用者,比別人要強,不像別人只會一種語言,不要讓別人自以為是,以為他自己高人一等。


一次因為到法國總公司觀光旅遊兼商務考察在巴黎時,一個在街上的法國人看到我在抽菸,比手畫腳請示索取一根菸抽,我也欣然的遞一根菸給他。

我不是要說抽菸與給菸的價值觀點,而是要說給台灣的民眾了解,在自己的土地有各種階層的人,在國外一樣也是如此,外國的鄉巴佬見到會說英語的外國人一樣不知所措,不知如何是好。

在法國停留期間總公司職員也是要會英語文的菁英份子才能夠接待我們的,不然要如何接待與一起聊天用餐,還招待去了紅磨坊看上空歌舞秀,整團的人坐在會場最中間最前面的位置,桌上開了一箱的香檳慶祝。


一次到美國內華達州的拉斯維加斯搭計程車,司機有著中西部農場特有的鼻腔發音的口音,這種美語聽不慣也難懂,但不表示這樣就無法溝通或是我們的英語不好,英語不好的英美語系國的人多的是!


許多英語系國家的人到世界各地,常抱著帝國主義餘蔭的觀念,不先學一點當地國的語言,就貿然想去當地國旅遊或是打工,他以為是在巡視殖民地是嗎?

不要接受外國人不正確的觀念與看法。

一次在台北重慶南路附近的小巷子吃牛肉麵,發現一對外國人也想吃這家店的牛肉麵,可是卻完全不會點餐,不知如何是好?
一位別桌好心的年輕女子起身幫他們翻譯點了一些麵食,我原本想看他們怎麼解決點餐的過程,卻被這好心的女子給終結了。
其實,不是幫一下忙不對,我的觀點是,這外國人不管是旅遊也好,來此工作也好,必須有能力處理最基本的交通、飲食、居住的溝通能力,若是他們不會當地語言,住在大飯店自然也有人員能鉤服務他們用餐。
但若是要吃小吃逛市集,他們手上連最簡單的會話手冊都沒有,心態就不對,至少要會問路、買東西吃,都是一些基本的問句等等,什麼都不會,也不想學就應該請導遊,連錢都不願花就要四處闖蕩遊台灣,這種觀念就是自以為是,四處碰運氣,以為別人都能用英語為他服務。
最厭惡這樣的外國人,


我曾獨自一人從台灣搭飛機到菲律賓的馬尼拉換菲國內班機到巴拉望的公主港城,朋友在那裡的機場接我,隔天才搭車與搭船到朋友在艾尼島的水產工廠,回程時就是一個人從艾尼島搭船搭車回到公主港城搭飛機回台灣。

不論是到哪一個國家,要學習基本的當地語言與尊重當地的文化與風土人情,能讓你快樂地走遍世界各地。


台灣少數高學歷女性用結婚方式移民到美國,特別喜歡結交美國男性,也不看看怎樣的美國男人會結交第三世界國家的女性,我這樣描述沒有歧視的意思,其實道理都一樣,都是本國弱勢的族群,看看自己國內,是什麼人會去娶外籍新娘? 不會是大多數的社會菁英份子吧?

不要避諱談論這議題,若是真的嚮往國外的生活環境,至少讓自己是個擁有資格的移民身分,而不是光用性器官或是生殖器官,用婚姻等賣肉方式取得資格,非常工具化的與手段性達成目的,讓自己的心靈無法得到救贖。

真的很傷害民族自尊心。

擁有專門技術、專業的工作不僅讓你能有好的收入,也能有尊嚴的享受國外生活。

真的想要移民,至少也看看這類的書,不要被一些專辦移民、留學的黃牛或是郎中騙錢,其實用婚姻方式是最難的。
參閱→
http://www.uscis.gov/portal/site/uscis
USCIS - Citizenship Resource Center
Study Materials for the Civics Test




學習英語文學到最後不要學會崇洋媚外,忘了自己是誰,外國人都清楚你是什麼人,不會把你當成自己人。

學習英語文只是拿來用,而不是要被同化成為外國人,不要邯鄲學步,最後連自己的語文也不知怎麼講怎麼寫,這是很多小留學生俗稱ABC的現象。

現在的美國、澳洲、紐西蘭、加拿大等國,都是以前從英國被宗教迫害或著是被流放的犯人領地,現在變成是經濟強國。

選擇外國工作或者是因為吸引人的高薪,或是良好的工作環境與尊重,任何國家都歡迎高級技術人才與多國語言的工作者,到國外工作依賴的仍是自己的專業與本職學能才能受到尊重與重視。

台灣人不懂得善待自己人,只好讓自己的腳步走出去,不要接受不正當的支配與壓榨的生存環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